Sunday, May 19, 2013

「Antichrist」


昨晚終于看了這部由 Lars Von Trier 執導,頗具爭議的「Antichrist」《反基督者/撒旦的情與慾》。之所以引起各界影評兩極反應,首先多少是因為該片對性和暴力赤裸展示──例如女主角(Charlotte Gainsbourg飾)用一塊實心木墊狼狼地往男主角(Willem Dafoe飾)的睪丸砸下去、趁男主角昏厥時女主角幫他打手槍打到射血、女主角拿出粗螺旋鑽條在男主角小腿脛骨上鑽洞后再搬一個十來公斤的砂輪石磨套上腿骨再鎖緊、更猛的是女主角竟然拿起生鏽的剪刀剪下自己的陰核……。OMG! 夠狠夠血淋淋了。

以下是台灣破報一篇關于「反基督」的博文共參考。


何謂「反基督」?
要理解該片是否敵視女性之前,首先不得不回到英文片名「Antichrist」。「Antichrist」,意即「反基督」;在基督宗教(包括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摩門教)裡,該詞大致是指假先知,其特徵是冒認救世主並散播背離神的言論。當然,「反基督」的標籤,往往成為教會打擊異己的工具。至於《撒旦的情與慾》,從內容看來,其實和教會意義下的「反基督」沒有多大關係。
在西方文化中對「反基督」一詞的另一個關注重點,在於尼采的一本同名著作──這倒是和該片內容有點關係,特別是尼采《反基督》裡的一句話,簡直切中《撒旦的情與慾》男主角的要害:「有什麼東西是比邪惡更為狠毒?答案是主動地同情殘疾和弱者;而這種情操,正是基督宗教的特質。」
尼采一方面指出基督宗教教義中縱容懦弱的特質,但同時更是指向一種西方文明的弱點,即一種讓奴性滋長的道德觀,一種弱者的道德觀──因為自己怯懦,故以同情心投射至他人身上,故真正狠毒者,是以同情心隱藏著自己懦弱,並且以此為基礎強勢介入他人的生活。要是將尼采「反基督」的意思對照《撒旦的情與慾》故事,則可情楚地看到,故事的重點其實是在針對西方文明下男性思維(特別是視女性為弱者的男性思維)的指控。

主動同情之惡

該片故事主要講述一對夫妻,由於年幼兒子意外墜樓身亡,太太無法承受傷痛至情緒崩潰並且嚴重抑鬱;而本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丈夫遂決心要「治好」自己的妻子(這正是尼采所說的「主動地同情殘疾和弱者」;當然,所謂「主動地」,是指他刻意設定女主角是「殘疾和弱者」,以便施展自己的同情心)。於是他們二人前往一間森林小屋,試圖陪伴太太靜養一段時間。
太太之所以一蹶不振,原因之一是出於罪惡感──因為,兒子意外發生的當下,她正在和丈夫瘋狂做愛。丈夫不忍妻子自責;不過,妻子一開始就警告丈夫,表示不滿丈夫把自己當作被治療的對象;換言之,妻子指出了:男主角出於協助弱者的義務道德來「挽救她」,是一個非常險惡的舉動。

男性及殖民
在本質論的性別意識包裝下,妻子的罪惡感更加失控地放大:原來,她曾經撰寫一部未完成的論文,內容講述女性如何因為與身俱來的所謂「邪惡」而在古往今來多番被視為屠殺的對象;而這種說法,妻子竟然接受,並且認定自己天生惡毒──對此,男主角既不解又憤慨,同時更加執著要「治好」她的精神病態;為此,男主角重新檢視可能揭露女主角精神病態的醫學證據,並且準備加倍嚴陣以待地「協助」她──有意思的是,就在這時,女主角突然覺得他正在離棄她,於是情緒全面失控,然後就發生了上述提到的病態血腥畫面。女主角不斷地罵他「混蛋!」她之所以失聲怒罵,不正是因為男主角已經變得如尼采所說的「比邪惡更為狠毒」嗎?
故事中的「反基督」論題,其中隱含的政治寓意,又豈止於兩性之間?回顧數百年來世界各地的殖民歷史,以至今天各國出兵伊克拉和阿富汗,不也就是因為尼采所指出的「主動的同情」(以現代文明「解救」各個前現代社會)?《撒旦的情與慾》的男主角,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對照今天各殖民勢力的軍事輸出無不以灰頭土臉收場,不正好是尼采「反基督」論述的回響嗎?


電影分成悲傷、疼痛、絕望、三個乞丐四個章節..
影片開頭是一段慢動作的黑白畫面......拍得唯美,是我最喜歡的片段。














男孩彷彿雪片般緩慢的墜落地上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