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9, 2009

北京「鳥巢」以馬桶為造型?


這是鍾祖康貼於「來生不做中國人」的一則趣聞。

早前﹐我一位愛搜奇獵異的丹麥好友對我說﹐他在某外國傳媒中看過一個報導﹐說北京為奧運花了40億人民幣建的「鳥巢」﹐是有關設計師因為父親曾被中國政府下放勞動去掃廁所﹐所以就把「鳥巢」的外型設計成馬桶那樣﹐以雪心頭之恨。此說我從未聽過﹐但由於深具戲劇性﹐我極感好奇。我隨即細心看看「鳥巢」的外型﹐的確﹐從上空俯瞰﹐此物的確像個馬桶。然後再 google一下﹐特別是在英語網站對此事的討論﹐也確有不少人早具慧眼﹐一眼就看出這是個大馬桶。追尋之下﹐得知這「鳥巢」有三位設計師﹐除了瑞士建築家赫爾佐格(Jacques Herzog)和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之外﹐就是艾未未。艾未未是目前在中國最反中國極權統治的知識份子之一﹐更高調公開杯葛奧運開幕典禮﹐稱「這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人民的共和國,建國近六十個春秋後,仍然沒有結束專制統治,沒有實現全民民主選舉……讓我們告別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專制,因為無論是什麼理由,其結果是踐踏平等」。中國政府當然不會僱用他﹐只是負責這工程的瑞士公司請他幫手。艾未未的父親就是思想進步的大才子艾青。艾青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在被流放到新疆的日子,他被迫每天打掃大量廁所﹐過著備受羞辱的牛馬生活。艾未未就在1957年誕生﹐據艾青妻子高瑛回憶:「艾青給孩子起名未未,是因『現實太殘酷了,叫他愛未來去』。」 艾未未其後在採訪中說﹕「我也知道他(父親)忍受了很多痛苦,他必須清掃所有的廁所,經常挨鬥。」他也很欣賞父親的作為﹐說「我後來看他的詩的時候,是很喜歡的。他的那種樸素的感情,那種正義感,對災難和不幸的同情都打動我。」 艾未未也沒有隱瞞他也意識到「鳥巢」像個馬桶﹐他接受英國衛報 Jonathan Watts 訪問時說 "Design in itself has a meaning for me. Whether a stadium or a toilet seat, the form is interesting, as are the human activities that relate to it..."。(“設計本身對我有一份意義,不管是一個體育場或是一個馬桶,形式都是有趣的,因為它們都和人類活動聯繫在一起。”)從這種種旁証看來﹐「鳥巢」的確很有可能是以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為背景﹐刻意以馬桶為造型。若是的話﹐這真是盪氣迴腸﹐可歌可泣的一筆﹐是一部偉大小說或電影的好題材﹐這總算是對40億民脂民膏的一個交代。一個設計師能這樣一舒平生志﹐糞土天下萬戶侯﹐人生到此﹐夫復何求?此事也是這次北京奧運的最大意義之一。


不妨仔細瞧瞧「鳥巢」的外型,看你是否也有同感? 一座漂亮會發光的馬桶?

的確有間名附其實的馬桶屋。這是韓國“廁所市長”沈栽德為慶祝世界廁所協會第一届全體大會而建造的。內設四間毫華廁所。



Tuesday, October 27, 2009

许定铭的《爱书人手记》


前几天书已到期不得不退还给图书馆了。并没读完整本,因前半部主要是讲香港古早的好些出版品,与我无缘,只好跳过。后半部则是有关作者如何从本来想干一些文学史料的考证研究方面的工作而慢慢慢慢的成为了一个藏书家,后來甚至开店买卖旧书。

这本书里面最吸引我的该是作者介绍他掏书的一些情景。例如当年香港满街都是的那种旧书店的时候,便有个十分有趣的人物,名叫何老大。这个何老大是何许人呢?听说49年前他当过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大代表,所以又有人叫他国大代。这位老大来到香港之后,就别的不干,开始卖起旧书来了。可他的卖法却与别不同。他首先在一个特别偏僻、遥远的地方租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货仓,收回来的旧书就往仓里扔,一捆一捆扎好。然后他就开着车,把这一捆一捆书运到香港、九龙任何一个市区里面,专找那种在街上的,生意不好將关门大吉的商店。那么在商店收档后要转租给新的客人之间总有个空窗期,他就利用那短短的空窗期,十天半个月,有时候是一个月,就在那里做起买卖了。怎么個卖法呢?他就这么一大捆一大捆堆成个书山放在那儿,而且不能够拆散。买家只能整捆的拿上来瞧瞧这里头有些什么书,挑好了就整捆买回去,就算整捆里只有那么一本是真正想要的。够绝吧!我生也晚,没能赶上跟这位何老大买书。

另一发现就是澳门原来好几年前开了一两间旧书店。不知现在还在吗?下次定去逛逛。

生活越来越复杂吗?

答案可以是或不是。就看你这什么想。韩山元的那篇《生活越来越复杂》(刊於2009-10-23的联合早报副刊)便說的好。

其实,人类发明的各种工具,都是人类自己的手脚与身上各种器官功能的扩大和延长。我们的眼睛看得不够远,不够细,于是就发明望远镜与显微镜;我们的双手挖不了大面积的泥土,于是就发明挖土机;最原始的计算器是我们的手指,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我们的一双脚。过去我们把走路叫做“乘搭11号车”,很形象。

  人类发明的东西是必须学习才会使用的,因此,物质文明越是进步,人类要学习的技能就越多,生活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人类在物质上不断进步的过程,往往就是让生活变得复杂的过程,过程太快了,这就难免有人跟不上。跟不上的人不免会问:科技进步究竟是给人提供便利还是给人增加麻烦?我的回答是:给愿意学习的人提供便利,给不愿学习的人添麻烦。


可不是?当然,我也会有抗拒的时候。归根究底,都是个“懒”字作怪。

Thursday, October 22, 2009

日文書

上星期日特意跑去開張剛滿兩個月的日本二手書店 Bookmart 逛逛。這家主要買賣小說(文庫本),雜誌,漫畫,CD,DVD 和各類游戲卡的書店的布置屬於簡單舒適型。裡面備有多張椅子,加上有冷熱飲料供應,決對是消磨一整個下午邊嘆咖啡邊看書邊聽音樂的好去處。價格方面亦十分公道。

尤其對漫畫迷來說,實在是很难想像會两手空空地離開咯。這裡有太多太多的選擇了。單是漫畫就佔了超過三分一的店面面積。前題是你是否讀得懂日語。像我,只能專挑那些圖多多字少少,甚至沒對白的來過過癮。看到畫功好特喜歡的,管它三七二十一,買來翻翻收藏也爽。例如弐瓶勉的 NOISE,BLAME,ABARAアバラ 與 BIOMEGA バイオメガ 就絕對值得。

以下三本便是我的斬獲。
  • COW BOOK (単行本) | 平林 美紀 | 日本写真企画 (2008/11)
  • 5ひきのねこのゆめ(全5冊) (単行本) | ニコラ・ベーリー Nicola Bayley | ほるぷ出版 (2006/03)
  • うずらの惑星 (単行本) | 上原 ゼンジ | 雷鳥社 (2008/08)
另加兩本 Ultraman ウルトラマン 的百科類硬卡圖書給啊B咯。^_^








Sunday, October 18, 2009

CATS 分类广告大挑战


为庆祝 CATS 40周年,最近本地报纸举办了个剪贴游戏。这便是那蛮特别的参加表格了。

有一点点不拾得寄出去耶。那只猫眯挺可爱。

Monday, October 12, 2009

書房

差點忘記。這便是我的書房近照了。




沒多大改變吧。另,特愛收帶點恐怖的異形 Alien 與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的骷骼骨頭。

Sunday, October 11, 2009

陳芳明 | 楓香夜讀


第300期的聯合文學收有新近出版的【陳芳明作品集9】楓香夜讀之序。讀來饒富詩意。
全文栽錄如下:


一排行道樹蜿蜒迤邐而上,在政大校園後山的坡路疊疊升起,如季節裡風中朗誦的詩。沿著邊坡綿延將近一公里的楓香,既俯臨景美溪,又仰望指南山,敞開的天地遼闊如此。枝幹挺拔的楓香,屬落葉喬木,從初夏竟一路綠到晚秋,絲毫沒有倦意。濃密樹蔭下是木板舖成的棧道,漫步其上,彷彿穿越一條心靈受到淘洗的小路。每株樹是撫慰的手,每片葉是過濾的網,浮動的情緒都在林下步道滌淨沉澱。一百餘株楓樹羅列在那裡,蔚為一首氣象非凡的長詩。風裡雨裡搖曳著悠緩的節奏,也流瀉著婉約的韻律。詩的盡頭,往往開啟全新的心情。

晚間從楓香步道抵達夜讀的文學院,就像完成一首長詩的閱讀,始於期待,終於美好。保持著最佳狀態的思考,回到寧靜的研究室。綻放的夜,是時間的起點。將至未至的靈感,將盡未盡的文字,又在同樣的空間重新燃燒。攤開在桌上的書籍與稿紙,等待注入釀造已久的想像與感覺。墨色筆尖在雪白紙張上運行時,神祕的想像與抽象的感覺搖身變成具體有形的符號。一個字一個字浮現時,體內的騷動魂魄逐漸得到安頓。當書寫進入起乩狀態,慾望有多熾烈,記憶有多凌亂,都能夠找到恰當的紓解出口。預期中的文字在稿紙上接近終點之際,總是情不自禁放緩筆的速度。那並不是不想結束,而是希望在結束時找到最佳的句法。

閱讀與書寫之成為支撐歲月的手段,完全是出自心甘情願的選擇。閱讀是投入別人的書籍,書寫是創造自己的書籍。這兩種行為可能方向不同,卻都同樣在加深加重生命的質感。有時候也會覺得,書寫其實也是一種閱讀的行為,只不過是屬於自我心靈的閱讀。俯首落筆時,無異是打開靈魂的井口,探視底層的情緒迴旋與思想流動。何種情緒思想可以容許浮出地表,成為文字表達的一環,都必須經過一番掙扎。

文字的彰顯與隱藏之間,內心往往進行無盡止的對話。決心洩露心跡、形諸文字之前,暗地裡已進行過許多的迴避與抉擇。選取怎樣的文字,採取怎樣的策略,才能更為貼近自己的內心真實,都反覆在書寫進行中周旋。有時是欲言又止,有時是情不自禁,終於形成一個新的世界。書寫之被視為創造,是因為作者向上帝手裡借來一支筆,展開一場規模極小的創世紀。這樣全新的文字誕生時,使作者的生命向前推進了一步。時間可能已經流逝,但並不消失,而是匯入作者的生命。在有生之年不停地書寫,無非是為了使時間在生命裡不斷累積,也使歲月不斷刷新。

書寫如果能夠擴張生命的版圖,閱讀應該也是。所有的閱讀都是一種發現之旅,面對熟識與未識的作者,都能夠帶來探險的愉悅。年來的閱讀,漸漸出現一種傾向,對於早年讀過的詩與歷史,總是無可抑止地投以回眸。現代詩與思想史是全然迥異的兩種文類,卻是青春成長歲月的偏愛。過往的年華留下太多的未完成,也許是力有未逮,也許是廢然放棄,終究成為生命中的遺憾與缺口。懷舊也好,鄉愁也好,常常會興起填補或挽救的念頭。有時並不確知自己究竟是要挽回什麼?可能只是企圖回到歷史現場,打撈一首曾經眷戀卻已沉沒的短詩。詩裡暗藏的美之困惑,一直使生命產生某種剝落感。那是靈魂看不見的窟窿,深不見底,希望在餘年做一些回填的工作。

重新讀詩,可能不是為了挽救,應該說是為了從美之困惑解放出來。解放,為的是向更多的詩開放。斷斷續續在「殉美與求真」的系列書寫中,開啟詩的閱讀。讓自己暴露在炫麗的、淒美的幻化意象裡,嘗試回到詩人的文字絕技。如果可以的話,不久的將來當能完成一冊《殉美詩札》的讀書筆記。

詩的閱讀,已經不能饜足強大的慾望。回到思想史的閱讀,大概也是要贖回曾經逃亡的魂魄。歷史原屬知識追求的本行,如果沒有時代浪潮的席捲,如果沒有內在意志的衝擊,或許能夠造就自己成為一個史學研究者。然而,命運的安排終於還是遠遠偏離既有的軌跡。失去歷史研究的據點,卻在文學領域得到歸宿,可能是生命中的一個強烈暗示。血液裡埋伏的浪漫情懷,才是引導自己遠離歷史研究的關鍵。畢竟文學的營造,需要冷靜思考與客觀思維。

然而,對於歷史這種時間的技藝,到今天還是懷有無法割捨的愛戀。置放在書架上的胡適、陳寅恪、錢穆、余英時,不時會受邀來到桌前對談。他們的語言可能不像文學那樣豐腴,但構造起來的歷史縱深,不斷誘人投入連綿長遠的世界。

詩與歷史的雙重閱讀,可能是空間藝術與時間藝術的雙重探索。重拾失去的書籍,則剝落的不再剝落,疏離的不再疏離。無論那是對消失的青春華年致哀,或是對遠去的二十世紀致敬,都無損於生命的持續擴張與翻新。越多的閱讀,滋養越多的書寫。伴隨而來的喜悅,更是無窮無盡,不滅不碎。

收在《楓香夜讀》的文字,大約完成於二○○五至二○○九年之間。在散文創作與論文撰寫之餘,不覺又為自己的夜讀系列添加一冊新書。第一輯「晚風渡詩」充滿了殉美的憧憬,當然也高度暗示回歸到詩的決心。新舊世代的詩人,都是夜讀時的最佳伴侶。他們不吝帶來美的顫慄,使垂危的心靈又得到刺激。其中不免也摻雜一些對詩的意見,或是從詩延伸出來的聯想。或喜或憂,都足以揭示對詩的信仰至今從未動搖。

第二輯「星下遲書」的文字,專注於對小說與散文的關切。做為研究者最感幸運而幸福的事,莫過於見證老作家的趨於年輕,新作家的趨於成熟。前者以余光中為典範,後者以吳明益為代表。四十年來閱讀余光中,十年來觀察吳明益,深深感受到台灣文學的內在爆發力。那種強悍的意志與不絕的生產,正是這個海島最佳心靈的浮現。多少年後的讀者回望文學史時,這個時代必然是熠熠發光。

第三輯「霧窗觀史」,有一種干涉歷史的企圖。其中討論了轉型正義的問題,以及一九四九年以來的歷史迴旋。具有強烈批判性格的韓國教授白永瑞,對於歷史提出這樣的發言:「遺忘的反義詞不是記憶,而是正義。」這是令人肅然起敬的獨到之見。在台灣的貪腐者竟然也奢談轉型正義,這位正義的加害者視歷史為糟粕,視記憶為無物,原就該劃入不義的行列。輯中的文字若有憤怒的表達,也只能歸諸於受到歷史逆流的激盪。

第四輯「夜讀漫思」,似乎透露近年閱讀脾性的一些方向,其中東亞的議題在於鼓勵台灣文學研究必須打開門戶。這三年來不斷與白永瑞教授進行對話,不可否認也獲得不少啟示。從東亞格局回望台灣,可以發現二十世紀的台灣歷史與文學的開放性格。航行在北半球的海島,與東亞各國維繫著千絲萬縷的對話關係。輯中的文字當然也暗示自己的未來研究方向,一些關鍵詞如「東亞」、「近代」、「超克」,都是開啟更多書寫的入口。

秋氣漸深,夜空裡散佈一種泫然欲泣的雨意。沿著楓香步道往坡下行走,小鎮燈光茫然浮起。黑暗裡的一排行道樹,仍不失為一首風中朗誦的長詩,只是讀來有些陰鬱而晦澀。又是完成夜讀的另一個晚上,因為完成,所以喜悅。風的韻律,詩的節奏,在楓香林下一路相送。



決定了。非得買書來讀。至從讀了陳芳明的《昨夜雪深幾許》,就喜歡上他的文字。

目前嘛,正交替讀著庄信正的《文學風流》與許定銘的《愛書人手記》。三心兩意?真是的。


Tuesday, October 6, 2009

heike weberの裝置藝術


這是德國藝術家 heike weber 今年的其中一件作品 - Utopia (烏托邦)。整間房的牆壁,屋頂與地面都覆蓋著用永久性墨筆繪制,重複又重複的起伏線。非常立體。置身其中,恍若步入夢幻的山景。



幸好還有個門讓你跳出這片暈霧。^__^


真相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经过多少由意识形态、政治正确以及人欲把守的关口,经过这重重关口来到世界的真相,常常不是被偷工减料,张冠李戴,便是遍体鳞伤,面目皆非” 
~ 张修智,资深媒体人

Monday, October 5, 2009

Hug Your Sorrow

今日庵庵至知道新加坡的手創人Mimipong 10月間在澳門的边度有書有個名為“傷心異境,地球淚滴故事集”的個展。展覧日期:1 Oct 09 ~31 Oct 09。其實去年年尾已在本地獨立書店 BooksActually 展出過。可惜,因事忙而錯過佐。這此的個展亦另加入新元素。

"傷心異境,地球淚滴故事集" 的構想,由水藍色的絨毛布偶開始。Mimipong創作的 "Hug Your Sorrow 淚滴娃娃" 化作落在地球上的點點淚滴,讓在世界各地生活、游走的人,面對哀傷、書寫哀傷、溫柔擁抱哀傷。心底淌過的淚獲釋,遺留在密藏某處的傷心異境,讓每個勇敢的人不再受困於哀傷之中。 澳門展的淚滴娃娃首次以中文詮釋哀傷,親切貼近創作人,並特別限量推出新款設計。與此同時,Mimipong與邊度有書全新邀請25位分別來自澳門、葡國、日本、台灣等地人士參展。他們雖是素人或來自不同範疇,從事藝術創作、時裝設計、教師、酒吧、西餅店等不同工作,但是通過書寫與擁抱,讓這些生於廝長於廝或漂泊他鄉的澳門人,還有當地異鄉人的哀傷故事都有了終結的出口。


Sniff

Sobby


覺得那水藍色的淚滴娃娃,尤其是 sniff 跟 sobby,非常可愛。可到購買。有兩個 sizes 供選擇。42cm 的要美元30,28cm 的則是美元25。

加上边度有書那兩隻超『 口愛』的陣店白花貓,卡哇易捏!


Friday, October 2, 2009

別了!野原新之助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野原新之助,今年五岁,是春日市的双叶幼稚园向日葵小班学生,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一条名叫小白的小狗!我爱吃小熊巧克力饼干和动感汉堡,我最喜欢做的事是屁屁舞、把妈妈的内衣裤套在头上、大象舞、学动感超人大笑、发射动感光波、滚来滚去!"


誰呀?
野原新之助,昵称小新(のはら しんのすけ),便是日本卡通《蜡笔小新》(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裡那位好色而又不受管教,让人哭笑不得的皮小孩了。我阿B不知有多喜歡看呢。小新总爱脱裤跳“屁屁外星舞”,又爱黏着辣妹不放,加上不时出现的限制级对白,既夸张又搞笑。有時我也會“嘲笑”阿B越來越像小新了。哈哈!據知《蜡笔小新》原本定位为成人漫画的,在动画化后,逐渐转变为合家欢作品。

小新的经典对白之一

"老师:小新,请用“左右为难”来造句。
小新:我考试时左右为难。
老师:是题目不会答,让你左右为难?
小新:不,是左右同学答案不一样,让我左右为难。
老师:小新,你的毛病就是用词不当,现在考考你用一句成语来形容老师很开心。
小新:含笑九泉。"

近日却傳來此則不辛消息:《蜡笔小新》作者臼井仪人遇难身亡。51岁的臼井仪人在上個月11日早上对家人称“去群马县登山,傍晚就回来”,但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家。妻子打电话与他联系不到后报案,警方随即展开搜索行动,20日确认在荒船山悬崖下发现的男尸是臼井仪人。

別了!臼井仪人。別了!小新。

虽然有传言《蜡笔小新》可能考虑由别的漫画家代笔使它继续下去。至于怎样继续下去还不确定。终究不再是原来的野原新之助了。